为什么机构抱团会涨出熊市的感觉?
节后一周,市场演绎“冰与火”之歌,甚至有人感叹“涨出了熊市的感觉”。
感叹的背后有几点:1.指数表现好,但上涨股票占比小;2.上涨股票延续了去年的热门方向,如锂电、光伏、白酒,部分个股具有“涨幅高,机构配置比例高,市盈率高”三高现象,令没有上车的望而生畏。这必然导致普通投资者的赚钱难度加大。
最近也有关于“牛不过三”的争论。什么是“牛不过三”呢?就是说A股历史上牛市一般不超过三年。言下之意,始于2019年年初的牛市走到现在已经超过2年了,部分投资者开始有些担心高位站岗了。如何防控风险,并获取满意回报?
1.决定股价的中长期因素是什么?之所以看中长期,是因为短期的主导因素不够稳定,甚至大相径庭。比如,上一轮牛市市场热衷于“炒小”“炒差”,盘子大成为个股不受待见的口头禅。但本轮牛市,市场又开始“炒大”,大市值股票涨势凌厉,部分股票虽然盈利与估值匹配度高,但却每每跌跌不休。中长期影响因素,就是看盈利,正所谓“股市长期看是称重机,短期看是投票机”。
2.投资和投机的本质区别是什么?其实是通过独立思考,并在买入时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具有安全边际。追涨杀跌,从字面上看并不能区分投资和投机,关键是追和杀的背后是否有逻辑支撑。所以,面对
机构抱团,不能简单的说不能追高,也不能盲目的追高。必须要将分析下沉到具体的标的,去评估公司基本面,从而判断是否是好公司,当前价格是否合理。如果是好公司,但价格不合理,可以继续跟踪,等待合适的机会。在布局“春季躁动”行情的时候,基于上述思考,笔者进行了一些布局,包括乳制品、银行、券商方向的一些具有“好公司”特征的公司,近期表现没有令人失望。
当然去年也有不少失误,这正是今年集中反思和改进的地方。相对去年,组合操作上最大的变化将体现在两点。1.更加重视自下而上的研究。在个股分化市场水涨船高的背景下,需要更加重视公司研究;2.更加注重安全边际,对买入更加慎重,立足于挖掘中线牛股。
精彩推荐
热门阅读
相关文章
15道鲜香的水煮菜,菜汤红油亮,鲜香诱人最宜下饭
末澈未北
阅读169
2021-01-14
终于有人把KDJ买卖秘诀讲透彻了,看懂其中细节,助你波段智胜
那些心碎
阅读112
2021-01-14
今日考点:初高中文言文常见词“殷”的用法; 今日文章:《聊斋志异》之《青凤》(第十四部分)
为不挂科
阅读147
2021-01-14
请远离冬天还在坚持跑步的人!
回见呢
阅读134
2021-01-14
[排列三] 江城超子排列三实战方法简介(十三)
我不能输
阅读129
2021-01-14
如何利用MACD逃顶?
成王敗寇
阅读179
2021-01-14
砂锅配方大全,自己动手的快乐
青春易逝
阅读201
2021-01-14
岁月告诉我:平平安安才是真,健健康康才是福
雨中呼喊
阅读83
2021-01-14